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蒋龙独一无二 喜剧大赛的尽头是CP皓史成双

人气:495 ℃/2025-01-05 11:49:11

《喜剧大赛2》在再度延期一周后,改为周五八点播出师哥师姐助力赛,蒋龙、皓史成双、蒋诗萌、宋木子等都回归,以师哥师姐的身份助演。

第九期一共六个节目,喜剧大赛(后简称1喜)第一季的冠军蒋龙的节目几乎全部被砍,引发炒作争议。

该节目没有前采和纯享

熟悉1喜的观众,应该不难想起这部综艺的标签:马东主持、中国原创、创演能力俱佳、观众缘好、数部出圈作品……而2喜播出后,反而观众在不断的重看1喜的节目,并越发对比出来区别。

除了节目热度,也给很多名气不高有实力的参赛选手带来更多的曝光和机会。但随着节目结束,当时的热度没有持续,很多选手依旧没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可能正因为此,2喜也有几组老选手参赛。但随着节目播出后的,节目的标签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对老选手苛刻,对新选手的宽松;比如做配角的又一轮比主角演的还多和好;比如喜剧不好笑,玩去年的梗,还不如会长互动搞等等。

实力还是钞能力,观众觉得不太行

2喜不仅前面几期有多个破万的观众打分,即使观众打分低,评委(会长)满分直接送上晋级门票的也有,对比1喜屈指可数的满分,这一季的喜剧大赛似乎缺少了一点“大局观”。因为就连最出圈的《父亲的葬礼》的创作者胖达人,也没能进入1喜总决赛。而2喜一开始,他们就被以“老选手要求更高”的原因,没有获得全票。

如果说是会长们为了支持年轻选手,那也不是说不过去。但本季的选手,无论是创排能力还是表演能力,还是明显弱于1喜。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截止到第九期,还有两组表演学院的毕业生。其中一组表演偶剧,和1喜两位在小众圈子里具有成型的表演方式的演员比,稚嫩的非常多。另外一组则被质疑是“太子”。

而除了“少爷与我”的世界线,其它被讨论上热搜的,包括某部作品涉及侵权被下架,还有演技比三观差很多个李逗逗的“女性向小品”。

如果说李逗逗的表演过于个人化,缺少技巧,那么姐尽全力的表演就是过于纯熟。观众在很容易被代入剧情的情况下,反复感受到冒犯和尴尬。目前姐尽全力已经演了四部,第一部以妈妈的名义强迫顾客吃素;第二部用婚姻的外壳包装退鞋风波;第三部跟少爷和我组合演东北过年;第四部和宋木子演油腻初恋故事……

跟1喜同样成熟但不出名的女演员比,姐尽全力目前仍然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甚至还要花心思去洗脱争议和骂名。对于节目来说,这甚至还是一场舆情管控。

无CP,不比赛?

炒CP,模仿,似乎成了本季喜剧大赛的关键词。目前为止的多个节目,都有着1喜的影子。可惜的是,目前出圈和吸粉力最高的,还是有独特节奏的“少爷与我”。

但这并不代表少爷与我一帆风顺。尽管在比分上来看,他们没有经历三狗以及胖达人等低分洗礼,但是与姐尽全力的合作,依然能看出他们的风格一旦结合现实,就容易崩毁“世界观”。或者说一旦没有他们这种二次元的世界观设定,任何人都无法融入进剧情。

1喜的逐梦亚军,两位演员从小学艺,毕业于专业院校。而演技与狠活,是少爷刘波并不擅长的东西。

第九期由李逗逗主笔的《少爷和小姐》,属于兜兜转转回归少爷世界观的作品。当然,纵观第九期,也有很多复制回归选手之前作品核心的影子。看完两期两个半小时的节目,难免不会出现一种喜剧大赛疲软的感觉,最能维持“体面”的居然还是少爷。

这对喜剧大赛抱有较大期待的观众来说,说是没有失望肯定是假的。如果说第一季的节目的标准是高,那第二季整体的标准就是放水了。如果把这个当作一个延续,或者还能继续期待。但是如果以原创综艺的标准来看,喜剧大赛还有很多需要摸索的路要走。

2喜看似在努力保持公平的,比如直接被毙掉的蒋龙助演老师好的作品,也并没有因为蒋龙人气高获得特权。从规则上来说,大概率老师好要被淘汰。

我们可以给马东更多的空间,毕竟从某些反馈来看,节目组也在关注观众们的真实想法。打造出数个口碑很高的综艺的马东,理论上应该也更懂中国的观众很需要创作力。观众可以给更多时间来观察,因为即使这样,喜剧大赛也比某些复制国外剧本的节目强很多了。就比如说嘉宾阵容,现在有几个节目能看到黄渤、于和伟、蔡明、大张伟、李诞这些真正的喜剧大咖同台呢?

搜索更多有关“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蒋龙独一无二 喜剧大赛的尽头是CP皓史成双”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