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仁宗初恋 为您揭开清平乐中宋仁宗的真实身世之谜
《清平乐》中宋仁宗,是大宋王朝的皇帝,关于宋仁宗的身世,历史上杜撰颇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狸猫换太子”便是其一。
狸猫换太子纯属谣言,是历代民间文人不断杜撰的。有据可查的最初源头,是出自元朝一位没有留下名姓的文人之手。
他仿照《赵氏孤儿》创作了一部杂剧,题为《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这部杂剧演绎了宋仁宗身世的故事。
抱妆盒为狸猫换太子最早版本
抱妆盒的情节是这样的,宋真宗时期,后宫的李美人捡拾到金丸,得到圣上的宠幸,并诞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刘皇后因一直未能生育,故而心生嫉妒,密令身边的心腹寇承御设法将此子弄死,扔到金水桥下去。
就在这个婴儿命悬一线之际,寇承御看到婴儿被一层红光紫雾笼罩,惊骇之余更是于心不忍,便与太监陈琳的商议,将婴儿藏到妆盒里,交给八贤王赵德芳收养。
十年之后,八贤王带着这个孩子入宫面圣,刚说出“李美”两个字,便被做贼心虚的刘皇后觉察。
刘皇后心存疑虑,严刑逼问寇承御,寇承御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索性触阶而亡。又过十年,始终没有子嗣的宋真宗驾崩了,这个孩子便以八贤王十二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就是宋仁宗。
直到此时,太监陈琳才将真相和盘托出。宋仁宗查明实情,与生母相认,奉她为纯圣皇太后。顾忌到先帝的颜面,宋仁宗并没有追究刘皇后暗杀皇子的责任。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部杂剧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相似,就连将婴儿藏入箱盒的办法都是如出一辙。
《赵氏孤儿》里携药箱逃亡的程婴是为了“存赵”,《抱妆盒》里的陈琳藏匿婴儿则是为了“救宋”。二者合二为一,正是维系着宋朝 “存赵救宋”的情结。
包青天包拯获得了戏份
到了明朝时期,元代杂剧中频出的包公包青天,被民间文人杜撰到了这一历史中。包青天包拯也获得了戏份。
在当时的改编作品中,对这个传奇故事的演变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是一部题为《新刊全相说唱足本仁宗认母传》的弹词。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供民间艺人说唱的剧本。与过往的演绎不同,包公在这部剧中成了核心人物。
而《抱妆盒》里的八贤王、太监陈琳、宫女寇承御都被删掉了,故事的基本情节也与《抱妆盒》截然不同。
在《仁宗认母传》中,李妃产下皇子的同时,刘皇后也产下一个公主,名叫郭槐的太监暗中将两个婴儿调了包。
李妃遭到刘皇后的陷害,幽居于冷宫,后来流落到桑林镇,不幸双目失明。正是在这个桑林镇,李妃偶遇铁面无私的包公,陈诉自己的冤情。
包公善察明断,经过三审郭槐,终于揭开了这桩陈年旧案的真相,并促成李妃、宋仁宗母子相认。
刘皇后原本要被处死,但李妃于心不忍,出面为这个昔年的夙敌求情,与她一笑泯恩仇。
狸猫换太子谣言初成
大约道光年间,在民间文人李雨堂创作的《*********演义》中,出现了“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设定。
在《*********演义》中,陈琳、寇承御、八贤王这几个一度消失的人物得以回归,故事的基本脉络是这样的。
在宋真宗亲征契丹期间,李妃产下皇子,刘皇后在同一天生下公主,却对外谎称生的是皇子。
几个月之后,刘皇后盛情邀请李妃前往昭阳宫游玩,趁着这个空当,太监郭槐受刘皇后的暗中指使,用一只死狸猫调了包。
当晚,刘皇后命宫女寇承御将郭槐抱回来的皇子扔到金水池溺死。寇承御于心不忍,与到此采摘鲜花的太监陈琳商议一番之后,将皇子装到花盒中,由陈琳带出宫去,交给八王收养。
后来,包公在陈桥偶遇逃出皇宫、双目失明的李妃,经过一番缜密的调查,终于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最终,李妃回到宫中,双目复明,郭槐被处死,刘皇后则以三尺红绫畏罪自缢。
《*********演义》出炉之后,一位名叫石玉昆的说书艺人杂糅《龙图公案》和《*********演义》,编创出了题为《龙图耳录》的说唱本。
至光绪年间,石玉昆以《龙图耳录》为蓝本创作的长篇公案小说——《三侠五义》问世刊印,前19回讲述的便是“狸猫换太子”。
就故事情节而言,石玉昆的这部小说改编不大,但《*********演义》里的那只死狸猫,在《三侠五义》里被剥掉了皮毛,惊悚之感顿时跃然纸上。
至此,“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完全定型,并经过多种曲艺剧目的演绎而家喻户晓、长盛不衰。
从《抱妆盒》到《三侠五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本身已经很传奇,演变的过程则又是一部传奇了。
不过,这桩传奇故事诞生之初,便与真实的历史情节大相径庭了,而且到后来越创作越是离谱。
历史上宋仁宗的真实身世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虽然离奇而荒诞,但至少有一点是符合史实的:宋仁宗赵祯,确实是刘娥从他的生母那里抱过来,并据为己有的。
宋仁宗的生母姓李,但她得到宋真宗临幸的时候,既不是美人,更不是妃嫔,直至诞下赵祯,她也仅仅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御侍宫女。
根据《宋史》的记载,李氏初入宫中的时候,身份是服侍在刘娥身边的宫女,因为“壮重寡言”,引起了宋真宗的注意。
虽说李氏姿色平平,在这深宫大内毫不起眼,但她颇有心计,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李氏煞有介事地瞎编说,自己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见一位身披羽衣的仙士从空中落下,并表明“来为汝子”之意。
不得不承认,这个地位低微的李氏还真是不简单,看似无心的一句话,竟点中了宋真宗的两处“死穴”。
第一,宋真宗这个人特别迷信,就吃天人感应、祥瑞异象这一套,后来热衷于什么“天书”,朝野被搞得乌烟瘴气。
第二,到目前为止,宋真宗膝下的五位皇子,竟然没有一个能存活下来,这也成了他难以释怀的一块心病。
如今听李氏这么一说,宋真宗顿时来了精神头,当天晚上便与李氏同床共枕。正是这一夜的露水激情,便让姿色平平的李氏怀了龙种。
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洪亮的啼哭声响彻深宫大内,李氏不负宋真宗所望,顺利诞下一名皇子,初名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得知自己终于有了新的子嗣,宋真宗的欣喜可想而知,即便是与大臣议事,他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之情。
皇子刚刚出世,便被她的主子刘娥抱走收养,与另一位妃嫔杨婉仪共同照料。从此,李氏与自己的亲生儿子骨肉分离、形同陌路。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刘娥夺人之子,显然很不地道,甚至可以说是恶毒,但别忘了,就当时的伦理制度而言,或许不那么合情,却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第一,李氏的身份低微,仅仅是刘娥身边的一名御侍宫女,没有名分,更没什么地位,别说儿子了,就连她自己这个人,作为主子的刘娥都是有权力处置的。
第二,李氏姿色平平,当初能引起宋真宗的注意,不过是临时的兴趣而已。宋真宗一时无心插柳,结下期盼已久的硕果。
从李氏的名下夺走皇子,宋真宗是知情的,而且非常赞成。对此,李氏的内心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并没有半句怨言和异样之举。
第三,刘娥对待李氏,并不像民间文人编撰的传奇故事那么恶毒,既没有刻意压制,更没有伺机陷害,一切都是风平浪静。
宋真宗依然宠幸刘娥,但并没有从此将李氏淡忘。后来,李氏为宋真宗产下一女,并加封为才人,跻身第五等妃嫔,此后又晋升为第二等的婉仪。
第四,如果当初呱呱坠地的皇子没有被刘娥抱走,而是由他的生母李氏抚养,很难说是否还会有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毕竟宋真宗先前的五位皇子,没有一人存活,李氏后来产下的女儿也不幸夭亡。刘娥将他收养为己子,日常照料得不可谓不细致。
对此,宋真宗颇感欣慰,时常念叨说:“皇后所行,造次不违规矩,朕无忧也。”还有贴身看护皇子的杨婉仪,对这个寄托着王朝未来的小生命也是关怀备至。
在年幼的小皇子眼里,动辄用礼法约束他的刘娥如同严父,杨婉仪则如慈母,虽然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但他确实得到了双倍的关爱与呵护。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