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吼了孩子他依然爱你,,我越吼孩子他越求我抱抱
小区里面,几个孩子一起玩。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看别人过来抢他的玩具,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咬了对方一口。被咬的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小男孩一脸无措地看向妈妈。
看对方孩子哭得那么厉害,那位妈妈赶紧把孩子拉过来,在屁股上拍了几下,大声吼道:“怎么可以咬小朋友呢?你知道错没?!”
刚刚一脸无措的孩子一下子就哭出声来,一边哭着一边伸手求抱抱。
妈妈吼孩子,孩子追着妈妈求抱抱。这样的状况,蜜丝懂不是第一次看到。
为什么越吼孩子,他越求抱抱?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场景:
你越凶孩子,他越抱着你大腿;
你越让他走开,他越一直跟着你;
你越骂他,他哭着也求你不要生气。
孩子不是“受虐狂”,他们只是“一根筋”而已。我们越凶他们,他们越害怕,越恐惧,就越想抓住我们。他们是真的害怕,害怕自己无法找回那个对他笑,对他温柔的妈妈。
哪怕是哭着,他们还是追着妈妈,求妈妈不要生气,别不要他。那些越挨骂越追着妈妈求抱抱的孩子,令人心疼。
有人说,这世上唯一骂不走的人,恐怕就是孩子了。其实,那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世界里只有父母,他们会从父母身上寻找安全感,没有别人可以依赖。你越骂他,他越焦虑,越难过。他难过焦虑的时候就渴望着爸爸妈妈的怀抱,因为只有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他才能快速的冷静下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一个简单的拥抱,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安慰、理解、原谅,都传递给孩子。孩子的情绪需求得到满足,他才能慢慢平静下来。
所以你越骂他,他越要你抱抱!
孩子打不跑,也吼不走,他们用力地爱我们。而我们,也应该给他们最需要的爱!
每一个凶完孩子的妈妈,都会经历一个更加痛苦的过程:生气——发泄——后悔——再生气——再发泄——再后悔。
如果你也曾经那样,曾经看到过把孩子弄哭他还追着你求你抱抱的时刻,那么,请把孩子那个无助的样子记在心里。
下一次想要再次凶他的时候,想想那张可怜的脸庞。把他想象成童年的自己;那个小孩,他不是别人,而是缩小版的你,是童年时无助的你。
及时止损,也是每一个妈妈需要学习的事情。
“妈妈,抱抱我!”如果这句话的重复率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为什么孩子不会走的时候要抱,会跑了还要抱;高兴的时候让你抱,生气了还让你抱,外出要抱抱,回家要抱抱,哭了要抱抱,生病了也要抱抱......抱抱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牵动着妈妈和宝宝的心。
当孩子索要抱抱时,我们时而笑脸相迎,时而也露出一些不快,我们的第一反应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
今天Ms.懂就要Talk talk 孩子“求”抱抱背后的真相!答案也许你真的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孩子常常“求抱抱”?
寻求安全感
宝宝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被羊水包围着。羊水就像安全的屏障,让宝宝感到安心和温暖。但出生后,屏障消失了,宝宝变得缺乏安全感。索要抱抱,是宝宝获取安全感的方式之一。如果妈妈忽视了,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同事的女儿童童三岁多了,平时都是奶奶在带。那天同事提前下班,去游乐场接童童一起回家。童童一看见妈妈的身影,立马放下手上的玩具和小伙伴,扑向妈妈的怀抱,搂着妈妈半天都不肯下来。
之后的一段时间,总是在望着妈妈,时不时地跑过来要抱一抱。
为什么孩子玩得开开心心地,也总是要妈妈抱呢?
因为孩子内心很敏感,她虽然享受着与小伙伴玩的快乐,却一边生怕妈妈离开自己,极度缺乏安全感。妈妈的怀抱,能让她安心,也知道妈妈不会离开她。
稳定情绪,获得安慰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哭闹的宝宝被妈妈抱着后,马上就安静了。这是因为宝宝哭时,在发泄情绪,获取安慰。而妈妈的拥抱,能让宝宝的情绪需求得到满足,从而镇定下来。
Ms.懂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忙着收拾,前一秒还睡得很香的二宝突然大哭起来。我递过去一个玩具,一个平时她最爱的玩具熊模型,她撇了一眼,没接,还是哭!
我接着打开一个可爱的动画短视频,她平时看着会咯咯笑,但这次不灵了,并且哭得更起劲!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放下所有东西,弯腰把她抱起来,她的哭声立即停止,小脑袋靠在我的肩膀上,很快又睡着了。
我不仅感叹:无论玩具和动画多么可爱,也不及妈妈一个“抱抱”。其实孩子们常常“使坏”,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父母的一个“抱抱”啊。
放下二宝,大宝回家了,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妈妈,我今天跟小朋友玩得不开心……”
“来吧,抱抱!”我给了他一个有力的拥抱。没多久,大宝又开始眉开眼笑了。
寻找温暖被爱的感觉
有个著名的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猴子单独隔离出来,然后让“两个不同的妈妈”陪它,其中一个是绒布的,身上没有奶瓶;另一个是铁丝做的,身上挂有奶瓶。你猜小猴子会更喜欢哪个妈妈?
让研究人员惊奇的是,小猴子一天都跟绒布做的妈妈呆一起,只有自己独自饿时,才跑到铁丝妈妈身边吃几口奶,吃完又跑回绒布妈妈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了,对小宝宝来说,他们最喜欢能给自己带来温暖的妈妈。而这种妈妈,往往是有“温度”的,比如经常摸他、抱他,给他们温暖爱的感觉,填充了宝宝心中的安全感。
有时候,拥抱比说"我爱你"更有力量。对于宝宝来说,肢体的接触能让宝宝感受妈妈的温暖。宝宝时不时要抱抱,是对爱的确认。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抱抱宝宝吧。
心理学家说,独立的婴儿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一个手臂里怀抱着的宝宝。可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从母亲的怀抱里诞生的。
通过被触摸、被拥抱,孩子们感受到愉悦,并获得一个认知:
我对我的身体感觉很好,
我安住在我自己的身体里,
我安住在这个世界。
那些安全感足、心灵强大、活得自在的孩子,
就是这样养大的。
但,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不抱,或者担心“抱坏”孩子?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拥抱有太多误解。
我们常常认为:“这孩子明明会走路,怎么总要抱着?孩子就是想和大人撒娇,犯懒,这可不能惯着由着他来。”
殊不知,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的一个特殊阶段。
为了补充心理能量,他自然地“回头”,要从照顾自己的人的怀抱里寻求安抚。就像小汽车,它要加满了油,才能继续前进。
所以,年幼的孩子寻求抱抱,一般是在进行安全依恋的找补。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最美好莫过于,世界在眼前,妈妈在身后。
得知了宝宝求拥抱后的真相,你不是也有点后悔抱他有点少了?
很多人担心经常抱孩子会不会太溺爱?
但是我知道,当我抱起孩子的那一刻,她的内心一定觉得很幸福,知道妈妈也一样很爱他。
孩子提出“抱抱”时,我不想拒绝她,也从不拒绝她。
我认为,爱孩子就要爱到彻底,而面对孩子的成长要却要“狠心”,现在很多人是反过来的,爱孩子不敢爱,而孩子在成长中吃点苦就舍不得,很多事情本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却被父母一手包办了。
所以,请别忘记常常跟孩子说:“宝贝,过来我抱抱”,然后给Ta一个有力的拥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