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汉中文案短句 美文,汉中汉中
早就和朋友约好,国庆假期去陕南一游。
9月30日,我们在体育场西门集合,三辆车鱼贯而去,期盼已久的美好之行发轫了。
出西安,进沣峪口,一路蜿蜒,一路笑声,有山涧溪流和巍巍高山相伴,不知不觉过喂子坪穿鸡窝子到达秦岭顶,抽支香烟,远眺山峦,逗留片刻之后,一路下坡直奔广货街。
广货街是宁陕县最北的一个集镇,已经属于安康辖界。广货街以前是关中和陕南的物资集散地。粮食、皮革、工业品用大车从西安运至秦岭北坡,换成牲口驼下山,在广货街重新装车,运往安康、汉中,甚至远达重庆;茶叶、绸缎、大米、木材用大车运抵这里,再换成牲口驼到西安,当年的广货街是一个商贾云集,商号林立的镇店,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多么繁华富庶。广货街的语言也很奇特,有安徽、河南口音,也有纯正的长安话,他们应该是当年徽商、豫商和陕商的后裔。公路开通之后,这里就湮没在历史的浩波之中了,但偎依在群山叠嶂中的小镇,却仍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出广货街前行4公里,一行人在路旁的农家乐里歇息就餐。这里面对小河,背靠青山,让人心生平静,熄灭几分浮躁焦灼。饕餮一盆红烧鳟鱼、一碟土豆粉皮炒腊肉,众好友大快朵颐。
下一站过了江口镇就是月河梁了。江口镇是一个回民自治镇,有很强的穆斯林风情,这里的回民是当年关中回民大起义时被左宗棠驱赶过来的,定居之后学会了在山间生活。所谓江口就是两条河流在此汇聚,形成一个巨大的汊湾,江口镇就建在滩涂上。水声风声倾诉着曾经的幽情,河边的吊脚楼蓦然勾起无边的思绪。
月河梁不高但是路途艰险,山上草木葳蕤,潮湿不堪,道路曲折而峭直,需要小心驾驶,登到山顶,放眼鸟瞰,脚下山路弯弯,四下山峦迭翠,风光旖旎,白云依恋着峰巅,恍若蓬莱仙境,真是“无限奇景在险峰”。停车吸烟照相,然后驱车下山,过木王镇,到了旬阳坝。坝就是山间的平地,这里地势稍微平缓,道路两边除了参天白杨,就是首尾相接的黑木耳大棚,空气里弥漫着青草的气息,耳边回荡着小鸟的欢鸣,脚下一踩就到了平和梁下。
平和梁海拔较高,但是道路相对平缓。走了很多山路,发现一个现象,越巍峨的山峰,道路却很坦直,小山上的路反而艰险,由此想到做人......
平和梁顶有一大片松树林,那是一个天堂。
松林顺着山势一直铺向远方,黄色绿色青色黛色蓝色白色渲染出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云彩流连在峰顶树梢,湍急的小河蜿蜒在林间,穿过松林的道路一直伸展到目光的尽头。走进林中,松脂香扑鼻而来,阳光流过枝丫洒落在草地上,绒草下是沉积多年的针叶,软绵绵的,温暖温柔。有人玩水,有人沉思,有人远眺,有人摆酷,有人忙着留靓照,有人忙着捡松果,回荡在林间的是欢声笑语,留在记忆中的是美景笑靥。
从平和梁上飞驰而下便是宁陕老县城了,这里有一个城隍庙很具南方特色,山墙、飞檐有徽派风格。里面有一座戏楼略具规模,只是物是人非,曾经锣鼓喧天的舞台上落下一群鸟雀在鸹噪,舞台下的各色面孔已经湮没在萋萋荒草之中......
过了城隍庙就到宁陕县城了,四公里以后,转过一道山弯,一片鳞次栉比的楼群就矗立在前面的山川之中。城市的颜色在群山黛青色的映衬下显得鲜艳夺目,红色的楼顶和阳台上的什物顿时让人想起了家,感受到一份温暖和亲近。宁陕县城静静地在河流的左岸顺势铺排下去,这是一个老城,它的名字说明这里曾经很不安宁,深山老林里容易隐藏土匪、叛军和盗贼,宁陕有镇压平息陕西之意。千百年来一句宁陕竟包含着几多杀戮、几多惨痛!
我们没有在宁陕停留,沿着210国道直奔石泉县城。过两河镇,一路走到饶峰,路旁的竹林和稻田告诉我们,这里已经是陕南了,农舍、水塘还有炊烟的味道让我们温润在南方的气息之中。
时间已到下午5时了,天色渐晚,暮霭从河边从山峦从郁郁葱葱的山林中袅袅升起。奔下土门垭,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展现在眼前,石泉县城就隐现在沉沉暮霭之中。进县城安排好住处,我们就去吃锅巴饭了!“到了石泉县要吃锅巴饭”,美味的锅巴饭酥脆醇香,嚼出了满嘴的乡土味道。一群朋友谈笑风生,回忆起童年对锅巴的钟情,回忆起妈妈的慈祥。石泉县城坐落在汉江边,城南有一座水库弯在山谷之中,如镜的水面波澜不起,山峦倒映在湖光之上,岸边点缀着几座亭台阁榭,有佛塔屹立在山崖上面,风光还算隽永。
第二天,天空有点阴沉,我们驱车进军汉中。车盘旋在山路上,一会挺上山顶,一会冲入山谷,地势高的时候就让目光肆意驰骋,揽尽天际和群山相接处的白云苍狗,地势低的时候就尽情感受路边农家的平静和安宁,那青色的瓦那白色的墙壁,还有挂在檐下的红辣椒让人忘却功名利禄,忘却尘世喧嚣。走过茶镇,走过依山而上的层层茶田,走过西乡县,就要抵达汉中盆地了,心跳快起来了,车也轻盈了,音乐也欢快了,绕过一座山包,一溜烟冲下一个长坡,我们站在汉中平原上了。
阴霾的天空是一板暗灰色的画布,在画布最远的地方用暗青色涂上一袭远山,在远山的前面用细线勾勒出墨绿色的树木,在树木的前边,用那浓墨重彩吧,泼出城镇、村庄、道路、稻田,还有在田里耕做的人们,一幅壮美的画卷就天造地设成了。
汉中盆地是上帝和人间的一个契约,上帝用他的大拇指在群山之中按下了指印,汉中盆地诞生了,她注定要富庶繁华,她注定要人杰地灵,她注定要钟毓灵秀,这个刘邦经营过的地方,诸葛亮运筹帷幄的地方,吴玠吴璘两兄弟抗击金兵的地方,在宋代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物产丰饶让当地人多了几分殷实自信,少了几分狭促窘迫,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景慕和嫉妒汉中人的那份自得和从容!
穿过汉中市区向北驱车15公里,我们到石门水库去吃褒河鱼。褒河从秦岭深处款款而来,在出山口被一堵大坝拦腰截住,石门水库就蜷缩在山谷之中。沿褒河溯流而上,翻越太白山巅,就可以到达关中地区,这条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褒斜古道。山高涧深,没有路的地方,古人就在石崖上用木桩架设栈道。刘邦攻击关中时,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在褒斜路上大张旗鼓修缮栈道,兵马却悄悄从秦岭西部的大散关袭杀过去,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由此而来。
据说褒河是褒姒的故乡,红颜祸水的渊薮就在这里。褒姒是个美女,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爱的死去活来,史书上说她不苟言笑,周幽王除了理政还得给她逗乐子。一天他们登上骊山上的烽火台,心血来潮点燃了烽火。当时北方有戎族,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经常策马南下掠取粮食牲畜、子女玉帛,关中地区防范的就是这支闪电般的铁蹄。烽火点燃,狼烟四起,周边的诸侯以为贼寇南下,马上厉兵秣马前来勤王,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忽悠,众兵将在一片“切”声和“嘘”声中潮水般退去,而烽火台上的褒姒却哈哈大笑,周幽王那颗悬在空中的心放下了,妥帖了。第二次,褒姒不开心的时候,幽王又如法炮制,相同的一幕上演在骊山脚下。如此几番,众诸侯无趣了,愤懑了,也感觉疲惫了。直到有一天,当戎族那支骁勇彪悍的劲旅冲下鄂尔多斯高原真真袭来的时候,周幽王点燃的烽火却被诸侯们当成了又一次忽悠。后果可想而知,西周鹿失中原。国破山河在,千古之恨呐!真是褒姒一笑失江山,陕西人至今骂人还有一句“看你那失江山的一笑”。
褒河有名的不光有褒姒和褒河鱼,还有诸葛亮鞠躬尽瘁六出祁山,死而后已征战关中的努力和奋斗。诸葛亮出兵关中就是沿褒斜栈道逶迤而去的,到现在我们仍然困惑于当时的运兵内幕。古代打仗全凭人力,人力要消耗粮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汉中到五丈原,步行需要6天,粮食从汉中运过去,运粮的人自己得吃掉18斤,古代靠肩抗,每人最多也就背30斤,这样算下来每人运去的粮食才有12斤。设想千军万马,仅运送粮草得多少人哪,历史上果真有木牛流马吗?不管仗是怎么打的,诸葛亮最终还是输给了司马氏,“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遗憾啊。但是细细品来,也许一切都是定数。诸葛亮工于心计,却逊于谋略。他年轻时耕于垄上,长做梁父之吟,每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国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但是他们都是臣子,是给人打工的,诸葛亮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打工仔的位置上,缺乏宏图大略,着实一个小聪明,成就丰功伟业的梦想从那时就注定要泡汤了!
汉中是一个容易让人抚古惜今的地方……
褒河鱼很美味,把褒河里的鲶鱼与山中的木耳、坡上的土豆,垄下的魔芋、地里的豆角烩在一起,吃起来辣而不辛、劲而不顽,细而不腻,吃罢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一口铁釜烹的是汉中的表里河山、人文精华啊!写到这里我已经满口生津,咂然有声了。
当晚回西安,驱车行走在2008年10月1日的高速路上,此时正是共和国59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