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有据逻辑清晰非常有说服力:我们整理了11种貌似有理其实无理的逻辑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独立思考,都会说尊重事实。然而,成长经历不同、价值立场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所定义的“事实”及其解读也不一样。
全文6321字,阅读约需12.5分钟。
汶川地震十年后,当年批评范美忠(2008年汶川地震被称“范跑跑”)的人们是否要向他道歉;联想集团被贴上“卖国”标签,是否有理可依;罗永浩关于“精日”的言论是否合理;再往前,江歌案,刘鑫是否撒谎,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等等。
一个热点事件,就可以撕裂你的朋友圈。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独立思考,都会说尊重事实。然而,成长经历不同、价值立场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所定义的“事实”及其解读也不一样。
微信朋友圈上,我们可能因为担心与同学、同事、亲人等熟人(或半熟人)产生冲突,会选择分组可见,或避而不谈。即便要谈,也只是与观点相同的互动,到朋友圈下面点赞、留言支持。为了紧张和尴尬,于是选择回避冲突,陷入今天要说的“退缩与抗拒”窘局。
比如,即便不同意对方,也要使用一些说法来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尴尬,其实无关痛痒:
一切都是相对的。
事情都有两面性。
我们要客观地看;我们只是角度不一样,不分对错。
那么,如果不回避,而是直面冲突,甚至奋起对峙呢?朋友圈里那些观点迥异的公号文章及其留言,就展现了对峙。微博更甚。众声喧嚣自然比万马齐喑更靠近一个现代社会。但他们,我们,都必然言之有理吗?
今天,新京报就来梳理一类最基础的逻辑常识,逃避冲突的八种策略,还有直面冲突后的三种逻辑迷失——貌似都在说理。
━━━━━
退缩与抗拒:逃避问题的八种策略
作者:朱迪斯·博斯
译者:岳盈盈 翟继强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8月
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我们会制造一些障碍使自己固守的观点免受争议。
但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把抗拒作为应对问题的方法,那么它将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习惯性抗拒会妨碍自我发展,因为它会促使我们回避与自己原有观点不同的新经验和新观念。除此之外,抗拒会使人产生焦虑,因为它把我们置于一种防御状态,远离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从而使我们无法与别人合作,不能想出有效的行动计划。
抗拒有多种类型,包括回避、愤怒、陈词滥调、否认无知、从众、思想斗争和分散注意力。
1.回避:只与赞同自己观点的人为伍
我们运用回避这种机制来逃避某些人或某些情况,而不是对不同观点进行探索。有些人强烈支持某种观点,但却没有足够的证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他们只与赞同自己观点的人为伍,只阅读和观看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献和电视新闻。
我曾参加过一次教堂祷告,牧师在布道时严厉斥责了梅尔·吉布森的电影《耶稣受难记》,认为这部电影充满了暴力,而且对耶稣被出卖和死亡经历的描述也不恰当。祷告之后,我问她是否看过这部电影,她说没有。当我告诉她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时,她只是皱了皱眉,然后迅速转身离开去跟别人交谈。作为抗拒的一种形式,回避会使人不愿意与持相反观点的人交流,甚至会对他们产生敌意。
作者: L. S. 斯泰宾
译者: 吕叔湘 李广荣
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08年11月
译者吕叔湘:“我翻译这本书,是有鉴于常常看到一些说理的文字里头隐藏着许多有悖正确思维的议论。”
2.愤怒:强迫不同意见的人保持沉默
我们并不总是回避持不同意见的人有些人在面对不同观点时,无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而是感到愤怒。与身单力薄或缺乏社会资源的人相比,身体强壮或拥有强大社会资源的人更容易愤怒,并强追不同意见的人保持沉默。愤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怒视、恐吓、身体暴力、团伙行动,甚至战争。
但并非所有的愤怒都表示抗拒。当我们听说最喜爱的一位教授由于是阿拉伯人而被学校拒绝长期聘用时,我们会感到愤怒,或者说是义愤填膺。这种愤怒可能会促使我们给当地报纸写封抗议信,从而纠正这种不公平。
3.陈词滥调:“一切都是相对的”
说些陈词滥调会妨碍我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比如不断重复类似的话:“不要把你的观点强加于我”“一切都是相对的”“众口难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以及“我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广告商和政治人物经常使用陈词滥调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让大家不再关注产品的质量或团将发生的社会间题。陈词滥调也会使我们不能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
当然,适当地运用陈词滥调也会有助于阐明某个观点,但是,习惯性地使用它们会对批判性思维起到阻碍作用。
4.否认:酒后驾驶的人经常否认自已喝醉
根据美国国家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数据,每30分钟就会有一起因酒驾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酒驾造成的死亡人数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占41%。尽管这些数据令人震惊,但酒后驾驶的人却经常否认自已喝醉。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驾驶,拒绝代驾。
许多美国人不承认世界石油储备可能很快就会枯竭。尽管探测技术不断进步,新发现的石油储备量于1962年达到峰值,但从那时到现在数量一直不断下降。根据某些推测,任何地方可利用的石油资源在2020到2030年同会耗尽。然而,面对不断减少的化石燃料资源许多美国人仍然继续开大型车辆,建造大型住宅,耗费越来越多的资源。
作者: 殷海光
版本: 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7月
“攻习任何科学,相当的牛角尖是一定要钻的,如其不然,我们将永远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阶段。在钻过牛角尖以后,如果我们增益了相当的智能,那么正是我们到达了进步之点。”
5.无知:为了避免讨论而刻意回避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无知是思想的黑夜。”现印度瑜伽修行者斯瓦米·帕拉瓦南达曾写道:“无知制造了其他所有的障碍。”人们更有可能对自己深入了解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弄不清楚某个问题仅仅是因为无法得到相关信息。
然而,有时却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想去了解。如果我们原本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关于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却为了避免思考或讨论而刻意回避,那么这种无知就成为了执柜的一种类型。有些人认为,无知可以让他们不必去批判性地思考某一问题或采取行动。结果却是,问题永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6.从众: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
许多人担心如果自己与同伴的观点不一致,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因此,即使他们实际上不赞同群体的观点,也会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不会冒险提出反对意见。也许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工作场合或聚会上,有人说了关于种族主义或男性至上主义的笑话,或者对同性恋或女性发表攻击性的言论。许多人并没有大声说出反对意见,而只是保持沉默,甚至跟着大笑,正因如此,才会使得偏见和负面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
而有的人从众则是因为他们对某个问题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经常会说“我看到了问题的两面性”这样的话来掩饰自己不愿意批判性地思考问题。马丁·路德·金曾经指出:“许多人最害怕站在与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明显相悖的立场上。大多数人倾向于采纳这样的观点,它是如此的模棱两可、模糊不清,以至于可以囊括所有的一切,它又是如此流行,以至于可以包括任何人的观点。”
作者: 余式厚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
“似是而非的论证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
7.思想斗争:过多地考虑“如果……将会怎么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党占领法国期间,利尼翁河畔勒尚邦村庄的村民给躲避纳粹党的犹太人提供了避难所。《精神武器》是一部描写利尼河畔勒尚邦的人们抵抗纳粹运动的纪实性影片,皮埃尔·苏拉吉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多年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比尔·莫耶斯向皮埃尔·苏吉拉询问,为什么有的村民仍然在为该怎么做而挣扎。苏拉吉回答道:“饱受痛苦的人是因为没有采取行动,而采取行动的人则不会感到痛苦。”当我们面临复杂的问题时,在暂时没有想法之前,犹豫不决或饱受折磨是正常的。
然而,有些人过于纠结问题的细节,过多地考虑“如果……将会怎么样”也就是被称为“分析瘫痪”的情况,如此一来,到头来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拖延的人最有可能使用这种抗拒方式。尽管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思想斗争是分析过程的一部分,可以有助于想出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这种思想斗争本身成为了目的本身,那么我们就不是在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而只是抗拒。
8.分散注意力:逃避批判性地思考
有些人厌恶沉默,不喜欢安静地独立思考。我们许多人通过看电视、听音乐、聚会、工作、吸毒、酗酒或购物等方式,让自己逃避批判性地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政治人物也许会用战争战争威慑或恐怖主义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让人们无暖思考经济或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人们往往会大吃大喝,而不去审视导致自己感到不满足或不幸福的原因。根据佛教思想,像分散注意力这种妨碍思考的因素会导致我们无法清晰思考。相反,佛教哲学崇尚沉静和冥想,把它们视为获得智慧和知识的方式。
那么,如果不回避冲突、奋起对峙,与不同观点竞争,甚至建立起了我们渴望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气度,是否就必然有理呢?
━━━━━
奋起对峙:那些貌似说理的三种方式
作者: 陈波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逻辑学基础入门;部分内容参考自该书。
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逻辑,没有数学或逻辑学研究那样复杂的推演过程,而是基础的,因而也是常识性的。那些看似说理的方式,却很可能是存在缺陷的推理,自然也绝不像讲话者所宣称的那样“有理”,不过是借助外在的威胁、语气或诡辩做了点辩护包装。
逻辑学的基础常识说,一个推理和论证要得出真实的结论,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从前提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前提是否真实,涉及到事实的判断,而谬误常常是出现在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上。换言之,那些貌似正确、具有某种心理的说服力,但经仔细分析之后却发现是无效的推理或论证形式。
1.歧义性谬误:利用语义的模糊
简单说,就是指故意或无意地使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最基本的一个错误是“概念混淆”。词语常是多义的,如果在论证过程中,利用这种多义性推论,就会犯逻辑错误。实际上,这种多义,除了词语本身,由词语构成的语法结果,也会因不确定而产生一句多义,包括动宾关系不明,代词所指不明,定语修辞不明,等等。这时,就犯下了“构型歧义”。即使在词语和句子结构上避免了错误,也还是可能由于强调其中的不同部分,衍生出不同的意义。如果这种强调是故意的,以至于扭曲了本意,就犯下了另外一种谬误,即“错置重音”。
谬误不会就此结束。面对一个对象或事件,如果混淆了它的整体和各部分,同样会造成谬误,经不起推敲。
把整体中各部分的属性误认为是该整体的属性,或者把个体的性质当作是这些个体的汇集的性质,就是“合举”谬误。如果是反过来,由一整体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整体中的每一个体也具有某种属性,就陷入了“分举”的逻辑错误中。
我们非常清楚语义的多义,也清楚句子结构的多义,更清楚整体和局部是不能简单推论的,但如果审视前些年时常出现的一种街头爱国冲动,就可看出,这样的谬误不会因为简单而被遗弃。
爱国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在现代一般是民族国家,即nation state)成员的集体情感,是世界上也是人类进程中很正常的集体情感表达,然而,就在他们高呼“抵制日货”或“用美国货就是卖国贼”的旗号,冲击肯德基或麦当劳非法打抢的时候,他们对“爱国主义”的说理,简单粗暴地模糊了“爱”的本质,变得容不下“友善建议”声音,将祖国、国家(state)、民族(nation)、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地方具体官员等同起来,用“我们”高声呵斥“你们”,强调“你们”的不正当性,实际上就利用了汉语中“国家”一词及其结构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代表其他社会成员发起的对外敌视冲动,亦混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作者: 余式厚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
“似是而非的论证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
2.假设性谬误:利用不当或不存在的假设
如果在论证和推理的过程中,暗中利用了某些不当的假定、预设,并因此得出错误的结论,就犯下了所谓的“假设性谬误”。
第一个假设性谬误叫“复杂问语”。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是这样提问的:“你已经停止吸烟了吗?”实际上就预设了一个事实——被问的人经常吸烟。不管是做肯定还是否定回答,都接受了该预设。这就在于,问句都包括两部分:一是该问句已经假定的内容;另一是所问的东西。如果一个问句中包含虚假的预设,这样的问句就含有陷阱。
除了这样的预设陷阱,如果假设的对象是不成立的,就可能构成如下一些谬误。
原本还有更多选项,却要求对方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或回答,就是“非黑即白”的谬误。面临一个客观事件,在做出评价时,非得迫使对方要么坚决反对,要么就坚决抵制,而容不下别的选择。
具体到因果关系推演上,也有两类错误的假设。
第一种是“混淆因果”,比如“虚假原因”(原因本身跟结果没有关系,不是真实的原因)和“以先后为因果”(简单地从时间的先后上判断因果关系,先出现是因,后出现是“果”,而不顾两者是否真存在导致与被导致的关系),以及“因果倒置”等。
第二种是 “预期理由”。用本身真实性尚待证明的命题充当论据,而实际上起不到证明的作用。比如在2016年,有城市地铁安检制度提出对名牌包可免过安检仪,目的是为了避免给包沾上脏污或刮坏,因而乘客可以选择不过安检仪而通过人工检查,但实际上就预期了一个城市“不安全”只可能由“穷人”带来的前提。
此外,我们也知道,打比喻是一种说话艺术,可以把一个复杂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更容易理解,但如果错误地假定比喻的双方具有可比性,就可能导致“虚假类比”,看似机智,最终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只能得出荒谬的结论,而将真正的问题掩盖起来。
作者: 徐贲
版本: 中信出版社·三辉 2014年1月
“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 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3.关联性谬误:诉诸不相干的因素
如果说,前两类的说理谬误还可能只是说话技术上的问题,而“关联性谬误”则完全是出于说话者本人的心理或社会性动机,目的在于利用一些不相干的因素迫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首先常见的是“诉诸人身”,通过评说对方的人格、品质、处境等来论证他的某种言论为假,或者至少是降低其言论的可信度。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处境与他观点的正确与否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论者就不谈问题本身,而大谈人格或尊严等不相干的因素,甚至可能“人身攻击”或“恶意诋毁”。诉诸“情感”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不论述自己的观点何以成立,而哗众取宠,通过激起众人感情来代替对某个论题的论证。
如果诉诸人身或情感都不行,还可能诉诸“权威”、“起源”或“无知”。
所谓诉诸权威,就是借用或炮制一个名人或专家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当“起源”变成诉诸的对象时,就简单粗暴地说某个理论、观点、事物的来源好或不好,来论证该理论、观点成立或不成立。而最具诡辩力量的是诉诸“无知”,即利用人们对某事的无知来证明某种观点成立还是不成立:一是断言某命题是真的,因为该命题没有被证明是假的;二是断言某命题是假,因为该命题没有被证明是真。
当然了,也可能干脆直接诉诸“强力”,利用威胁、恫吓甚至使用棍棒和武力,去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放弃他本人的观点。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强权胜于公理”,“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装袋子”等都是诉诸强力的谬误。
作者: 加里·R.卡比 / 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
译者: 韩广忠
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
批判性思维基础通识。
除了明确的诉诸对象,还存在“滑坡的谬误”和“稻草人谬误”等几种关联性谬误。
“滑坡”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你站在一个光滑的斜坡上,一步不慎,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直至滑到坡底;转而指一种因果链条:A引起B,B引起C,C引起D,D引起E,所以,A引起E。每一次的“引起”可能都没有得到严格证明,小的失误被无限放大,实际的情形可能是A不一定导致E。前些年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起点一输全盘皆输,而全无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其它可能。
前面谈的谬误,指向的还只是说理者自身,“稻草人谬误”却将矛盾直接转向了他的论敌。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或者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的诡辩手法,就像树起一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以为:打倒了这个稻草人,也就打倒了对方。歪曲对方观点的重要手法有夸张、简化、省略、虚构,等等。
本文第一部分内容“退缩与抗拒”经商务印书馆授权整合自《独立思考》(作者:朱迪斯·博斯)一书第一章第四节,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第二部分内容“奋起对峙”(撰文:西西)参考自《逻辑学十五讲》(作者:陈波)等。编辑:西西。
值班编辑 吾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