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孩子挨打怎么处理好?孩子挨打了该不该打回去

人气:321 ℃/2023-12-12 14:01:50

几年前一位妈妈在幼儿园群论坛里提过一个问题,“请问,孩子挨打,该不该打回去?”很多家长积极参与讨论,结论是:不能让孩子受欺负了。前不久,另一位妈妈为孩子间的“矛盾”问题,抛出此问题。

孩子“受欺负”成了很多数家长不可触碰的底线,成为特别关注的话题。让孩子打回去,打不打得过不敢说,万一吃亏了呢?忍一忍,忍得了一时,忍久了变成了软柿子。家长动手,显得没有素质,和一个孩子计较。困惑!

先讲几个故事听听。

有一次,脱口秀主持人金星和儿子逛超市,儿子刚要推一个小推车,一个孩子上来就给了一耳光,“这车是我的。”见儿子捂着脸回到进行身边,金星当时生气。“他打你,你不会打回去吗?”

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打我,是他妈妈没有教育好他。”看到儿子被打,金星很心疼,但是儿子的一番话让她吃惊,也为之感动。这是妈妈平时给孩子的礼仪教育,此刻还给妈妈一份惊喜和安慰。她还能说什么?

金星秀——小孩不懂事,都是因为爸妈没教好

一位妈妈也分享过自己宝宝的故事。一次,妈妈看到一个大年龄的孩子百般刁难自家的宝,她看着生气,正预干涉。宝宝温和的劝妈妈,“妈妈,不要生气,我没事儿,我们只是玩”。

后来,妈妈发现大点的孩子只是不想与人分享而已,宝宝一直小心的试探,采用温和的对话,让大孩子自然的接纳了他。

孩子是个哲学家,也是交际家,因为他们自有办法。

教育就是正向的引导,只要家长在孩子心中种一颗正直、善良的种子,让其生根。孩子自会吸收营养,用自己的方法,结出友善睿智的果子。

伟大的德国连环画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是风靡全球的漫画作品,其中“战争与和平”一篇,画出了孩子面对矛盾现实又搞笑的一幕,为家长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两个孩子因为有矛盾打了一架,儿子边哭边跑来向父亲告状。两位愤怒的父亲开始“理论”,小朋友从敌对逐渐转移到观看两位爸爸的争吵。只见他们吵着吵着,便动起手来。战争越来越激烈,拳打脚踢之际,两个孩子和平玩起了小石子游戏。

漫画《父与子》

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放大孩子之间的矛盾。他们的问题,有时候只是一时不知怎么解决,才选择动手。如果你想做睿智的家长,教给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要比为他出头更有意义。因为,孩子们之间的问题,终究需要自己解决。

在幼儿园,两个男孩子正在小医院研究“多功能医疗设备”,这时,都需要的材料出现短缺,于是开始因材料一来一回的争夺,矛盾眼看升级(准备动手)。旁边的老师正欲介入,旁边的越越主动管理“治安”。“发生什么事?”“只有一个了吗?”问清事情的情况后,他顿了一下。

玩“ paper、scissors、stone(石头、剪子、布)吧?行不行?”谁赢了谁要最后一个。两个孩子犹豫了一下,同意了。于是他们的“斗争”在一个“耶”和一个有点不服气中结束,之后也又玩在一起。

这是一个幼儿园的真实场景,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是孩子的小社会。我们见识了“石头剪刀布”的魅力。6岁的孩子,可以经历类似这样解决矛盾的过程,不仅避免战斗,还体验愿赌服输。

石头剪刀布

只要老师给孩子面对矛盾的机会,孩子间自会调节。有忍有让,度过危机。知识可以学习,处理问题的技能需要练习。

经典动画片《小鹿斑比》,鹿妈妈被猎人射杀而离开斑比,斑比孤零零的生活,想念着妈妈。一天,他们在梦中重逢。

斑比不解的问妈妈:“您为什么要走呢?”

妈妈温柔回答:“万物都有其季节,一些在生长,另一些在消失。也许和先前不一样了,但是总有美好的新事物,一切如常。”

斑比不舍:“可我觉得好孤单。”

妈妈:“我与你同在,即便看不到,我依然在。我在……”

妈妈的话让无助斑比感到,有妈妈陪伴的美好。留给斑比要独自面对世界的善念,认识万物的规律。让斑比能坚强的成长,应对强敌,保护亲人、爱人的生命。

动画片《小鹿斑比》

这是母子间对生命感知的对话,即万事万物,有始有终。比起很多打打杀杀、寻仇报仇的儿童文学作品、动画片,这部作品传递了更为重要的认知:淡化矛盾和仇恨,认识生命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

近些年,学校发生多起学生互相伤害的案件,如复旦学生投毒案、山西晋中学生伤害案等。原因大多为不满、嫉妒同学,可以说均已琐事引起争执。这样害人害己的案例举不胜举,不多言。

如果从教育根源追溯。他们小时候,是如何解决与小伙伴的矛盾问题?家长老师如何引导他们处理事情的?教育者有没有把矛盾当做教育契机重视?很多教育者大概略有印象,或者记忆模糊,因为没有刻意关注这个教育问题。

孩子第一次听到妈妈的声音、与母亲眼神的交流、与身边人的游戏,第一次接触周边环境、第一天上幼儿园,都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开始,社会交往的练习,而解决问题,处理矛盾,是孩子成长必备的能力之一。不会恰当的处理矛盾就是不会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不必言多。

轰动全球的安吉游戏有一句话“不出血,不干预”就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提升综合能力,包括社会能力。

学会与同伴相处

孩子挨打了到底该不该打回去?所谓的答案,正是家长或者教育者教育境界的体现。

是一时之气,让孩子不吃眼前亏?打回去。

还是长远之计,分析利弊,提升解决冲突能力?冷静解决,教育为先。

长远之计,显然是后者。

锦囊如下:

一、家长平静下来,要理智对待

孩子是都是家长的宝,你越激动,越不理智。先想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打回去不可取,一失教养,二终究解决不了问题。深呼吸……

二、审视矛盾中的教育资源和契机

不要害怕矛盾,孩子经历的矛盾越多,能够和平妥善处理的越好,社会能力越强,情商越高。想想其中有什么可以反应做人、处事的道理给到孩子。是不偷不抢是正道?是交换玩具也能玩的开心?还是忍让也是涵养。这才是理智家长的思考。把矛盾当做教育资源和契机,变成学习的课堂。

三、相信孩子,给机会。

如果没有大碍。相信孩子,保持关注,适当协助。孩子本是个哲学家,也是交际家,因为他们自有办法。你不信任,不放手,他不自己经历,不能提升社会能力。知识可以学习,处理问题的技能需要练习。

古人云:“读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孩子的成长,伙伴很重要。一个人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很关键。孩子们之间的问题,终究需要自己解决。你可以怒发冲冠,不可以胡搅蛮缠。你可以指点迷津,不可以剥夺孩子处理矛盾的机会。

愿我们做个睿智的家长,做个成功的陪伴者和教育者!

搜索更多有关“孩子挨打怎么处理好?孩子挨打了该不该打回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